综合新闻
近日,金华职业技术大学航空工程学院的多轴数控加工实训车间内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行业专家实践课堂”。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原总经理助理、金华职业技术大学航空工程学院名誉院长谭卫东亲临现场,与学生们围绕C919大飞机薄壁件加工的技术难点展开深入讨论,分享了他数十年的航空制造经验,为学子们打开了航空制造技术的新视野。
作为国产大飞机C919的核心部件之一,薄壁件的加工一直是航空制造领域的关键技术难点。薄壁件因其轻量化、高强度的需求,对材料选型、精密成型、数控加工等环节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谭卫东以C919薄壁件为例,详细讲解了其技术难点:“薄壁件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发生变形,精度要求极高,稍有不慎就会影响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这不仅需要先进的设备,更需要创新的工艺和精益制造的理念。”
谭卫东结合自身经验,向学生们阐述了薄壁件加工的解决方案:“从材料的选择到加工参数的优化,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确控制。比如,如何通过数控编程实现高精度加工,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的领域。”他鼓励学生们不仅要掌握“怎么做”,更要理解“为什么这么做”,只有从原理上理解技术难点,才能在未来的工作中不断创新。
谭卫东还向学生们介绍了C919大飞机的整体结构。一架C919大飞机由超过10万个零件组成,其中精密结构件占比高达30%以上。每一个零件的制造都关乎飞机的安全性和性能,尤其是薄壁件、发动机叶片等关键部件,其加工精度要求达到微米级。谭卫东强调:“航空制造是一项系统工程,每一个细节都不能忽视。只有将工匠精神融入每一个环节,才能确保飞机的安全与可靠。”
活动现场,学生们还分享了与浙江京飞航空制造有限公司在C919薄壁件加工中的合作经验,提出了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技术难题。谭卫东认真听取了学生们的发言,并逐一解答。他特别指出:“校企合作是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通过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学生们可以将课堂所学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同时也能从企业实践中汲取经验,推动技术创新。”
谭卫东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和“挑战杯”等比赛,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勇于试错、敢于挑战。现场的李同学表示:“谭院长的讲解让我们对薄壁件加工有了更深的理解,不仅学到了技术,更学会了用产业的视角看待问题,这对我们未来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作为共和国70周年纪念章获得者、“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谭卫东在航空工业领域深耕40余载,曾担任中航工业红林厂厂长、中国一航贵航集团总经理、董事长等职。自2023年12月航空工程学院成立以来,他始终致力于推动学院“以行业需求为导向”,深化产教融合,通过真实案例传递航空报国情怀与工匠精神。
航空工程学院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是学校深化“技术大师领航计划”的重要实践。作为全国首批工匠学院建设点,航空工程学院将持续引入行业顶尖资源,重点打造航空精密制造实训中心,推动课程开发企业化、科研攻关协同化,为航空产业链输送兼具工匠精神与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术人才。未来,将继续携手行业“大咖”,为培养更多航空领域的创新人才贡献金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