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平台
依托浙江省重点培育的汪卫华院士工作站,金华职业技术大学航空学院和智能制造学院联合建立了非晶合金研发与应用中试平台。中试平台首席顾问为汪卫华院士,中心主任为陈夙副校长,拥有专家顾问团队12人,专业技术团队24人,科研服务团队8人;建有金华市增材制造与表面强化重点实验室、金华市金职院非晶钎焊材料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平台占地1000平方米,仪器设备近1000万元。主要面向极端快冷条件下新型非晶与高熵类合金的开发,以及高硬、耐磨耐蚀合金的激光增材制造应用。平台已经在新型铜基、镍基、钛基非晶钎焊带材的开发、以及高硬耐磨不导磁合金的激光增材制造应用方面,取得了一批前沿性的科研成果,并在企业中开始了试应用。
2019年,学校建立汪卫华院士工作站。汪卫华院士长期从事非晶材料的基础及应用基础研究,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材料物理学家、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主任,汪院士提出了流变单元模型,解释了非晶强度和形变等力学及流变行为的物理机制,为调控非晶的力学性能,解决非晶合金脆性难题、推动非晶材料的应用做出了重要贡献。2024年,院士工作站被升级认定为浙江省重点支持院士工作站,是浙江省职业院校首个建立并获批重点院士工作站的单位,成为浙中新材料的研究、发展与应用的一个前沿技术平台与研究高地。

图1 (a)汪卫华院士工作站建站揭牌仪式 (b)汪院士在激光增材制造实验室指导工作
(左图右数第4、右图右数第1为汪卫华院士)

图2 院士工作站挂牌与认定证书

图3 组织架构
非晶合金研发与应用中试平台为汪卫华院士工作站下设研发机构,包括综合管理办公室、技术创新项目部、成果转化推广部、人才培养事业部。如图3.项目部分小试和中试。具体研发分3个方向:多宽度多成分非晶钎焊材料研发、非晶耐磨涂层研发、AI驱动非晶软磁材料研发等,同时开展非晶合金领域人才培养。
1、基础设施、中试服务设备和实验条件情况
目前平台依托院士工作站,具备非晶甩带机、电弧熔炼设备、激光熔覆系统、正置研究级金相显微镜、体视镜、自动维氏硬度计、精密慢走丝线切割、数控多轴加工设备等基础设备,涵盖了从非晶合金材料设备,到合金熔炼,小批量非晶带材制备,到测试样品制备,性能测试等关键环节。目前已计划购置中频合金熔炼炉、大型喷带机等专业中试、生产设备。
2、技术团队/科研人才队伍情况
表1 技术团队/科研人才队伍情况表
序号 | 人才名称 | 人数 | 备注 |
1 | 专家顾问团队 | 12 | 其中:院士1位,技术专家8位,企业2位,投资界1位 |
2 | 中心主任 | 1 | 学校副校长,博士,主管学校科研工作 |
3 | 专业人才队伍 | 24 | 其中,博士19位,教授7位,近5年新引进博士12位 |
4 | 服务团队 | 8 | 负责常规管理工作 |
3、部分研发成果如图4-5所示

图4 自主研发的不同规格镍基非晶钎焊带材

图5
(a)永磁模具结构原理示意图 (b)永磁模具实物图
(c)不导磁层人工堆焊现场 (d) 模具表面的防粘层
(e)模具使用过程中脱模剂的应用 (f)激光增材制造不导磁层现场
(g)激光增材制造不导磁层样件(数铣 加工后)
